懂事的女孩子雖然好,但太過于懂事,反倒成為了一種過猶不及。我的一個女性讀者,從小就在一種家教嚴格的氛圍中長大,很矜持,也很懂事,長大以後談戀愛了,也是不作不鬧很聽話,男友說什麼就是什麼。
可即便如此,她的愛情到最後也還是凋零了,理由是男友覺得聽話是聽話,但也多了一些無趣,說白了,讀者讓他沒有任何征服欲,他覺得自己和讀者在一起完全沒有談戀愛的樂趣。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人們都傾向于那些「不太容易吃到的葡萄」,畢竟努力得到的,總比輕而易舉得到的要更加珍惜,而對于男人來說,也同樣如此。
所以,懂事可以作為女性一個品行好的基礎,但也要知道太過于懂事了,就會顯得矯枉過正,沒有趣味性了。
相比之下,壞壞的女孩子會更容易獲得男人的青睞,那麼為什麼男生更喜歡「壞壞」的女孩子?答案戳中了他們的「軟肋」。
對于男人來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01)、小時候看《哪吒傳奇》的時候,總好奇為什麼妲己每次都要喂紂王吃葡萄,後來才明白,由于狐貍吃不到葡萄,所以在她心裡,就會覺得葡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蔡格尼克效應,它指的是當一件事情處于一個完成時的狀態的時候,那麼人的大腦就會自動把已經完成的事情淡化,而那些尚未完成的或者是沒有得到的,就會一直存在于人的記憶中。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姑娘因為確定了戀愛關係,就掏心掏肺地對男人,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交給對方,恨不得把「我愛你」這件事昭告天下,可結果呢?
02)、這樣的愛情雖然託付了真心,但被愛的人卻不屑一顧,因為女人的所有行為,都在告訴他們被愛已經是一件百分之百確定的事。
又或者,在征服女人的這件事情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成時的狀態,自然就不會再去花費心思了。
因此,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想要在一段感情當中過得鞏固的[兩.性]地位,就不能過快地讓男人在征服欲這方面畫上句號。
而應該是不讓自己過快地陷入一段感情當中,這樣,男人才會因為得不到,而激發關于征服的內生動力。
其實啊,需求處于半滿狀態才最好
有三隻鴿子,分別被關在三個籠子裡,每個籠子都配備了一個可以用來投放食物的開關。
第一隻鴿子,只要它按下開關,就會有食物掉出來;
第二隻鴿子,不管它按多少次開關,都不會有食物掉出來;
第三只鴿子,當它按下開關的時候,有時會掉出來食物,有時則不會,是隨機性的。
過了一會兒,發現第一隻鴿子由于每次按下開關的時候都會有食物,所以它只有餓的時候才會過去;第二隻鴿子由于每次按下開關的時候都不會有食物,所以它乾脆就不過去了;而第三只鴿子由于食物掉落的不確定性,所以它一直守在開關旁邊。
這就是心理學當中的間歇性強化效應,欲望一直被滿足,就會失去新鮮感。
欲望一直得不到滿足,就會失去期待。
唯有偶爾地滿足,才會讓一個人的需求處于半滿狀態,才可以讓一個人的積極性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顯然,那些「壞壞」的女孩子便是運用了這樣一個道理,她們不會全部答應男人的要求,當然也不會次次都否定,而是選擇性地滿足。
這樣的隨機性獎勵機制,使得她們「吊足」了男人的胃口,男人對她們自然也是念念不忘。
「壞壞」的女孩子向來都懂得愛自己,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壞壞」的女生之所以被男人青睞,歸根結底在于她們更懂得取悅自己。
因為懂得取悅自己,所以才不會為了討男人開心,而盲目地投入到一段感情當中;
因為懂得取悅自己,所以才不會因為害怕破壞一段感情,而答應男人的全部要求,哪怕是以犧牲自己的需求為代價。
其實,聰明的女人早就知道了在不損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自私」才是處理感情的最好方式,當我們開始為自己考慮的時候,當我們開始不再執著于討好別人,而是關注自己開不開心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內心開始變得成熟。
所以,愛人要愛七分,為自己留三分,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愛自己,才是終生浪漫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