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隨緣而不求緣,才是成年人應有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滿懷期待地發了一條動態,以為會有很多人點贊,等了一天卻發現寥寥無幾。
關了手機,隔絕掉和外界的一切聯繫,過了很久再開機,以為會有很多資訊,卻發現沒有任何人找你,也沒有人發現你不見了,
是啊,沒有人在意你今天做了什麼,沒人在乎你今天在哪,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奔忙,沒有人有空時刻關注你。
成年人的世界裡,永遠不要高估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
看淡一切,才是一個成熟之人行走世間最好的姿態。
不是所有的相識,都是朋友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但相遇不等于相識,相識也不等于就能相知。
岳雲鵬在一檔綜藝裡,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岳雲鵬算是王菲的超級粉絲了,他在多個場合都曾表達過對王菲的欣賞。
王菲得知後,便托人傳話,問岳雲鵬要不要加個微信。
不料,面對這難得的機會,岳雲鵬卻斷然地拒絕。
他說:「兩個人之間的橋樑,不需要任何東西去搭,微信不是建立關係的橋樑,陌生人之間突然地拉近和生硬地掰扯,會把這段關係變成負擔。」
網友們紛紛稱讚,沒想到外表憨憨的小嶽嶽,居然是少見的「人間清醒」啊。
是啊,加個微信太容易了,但加個微信不代表彼此就成為了朋友,也有可能會只是朋友圈裡的陌生人。
賈玲就曾爆料,沈騰會經常換微信名,原因是他微信上的陌生人太多了。
沈騰解釋說:「出去聚會吧,一個加你了,這一圈都加你,第二天你也不知道誰是誰,而且可能就見這一回,想著換了名字,他們是不是就把我給刪除了。」
黃金珠寶,人一見都會喜歡,但沒有人,能讓別人一見就歡喜到,願意長久聯繫。
人生就是一集連著一集的連續劇,上一場有過短暫相聚,下一場可能就沒有了任何聯繫。
所以,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會有結局,不是所有的相識就會有後續。
人生路上,來來往往,我們會遇見很多人,但大多都是醉時同歡,醒後各散,真正相處下去的沒有幾個。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
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樓主和室友關係很好。室友有事需要幫忙時,樓主從來不推辭。
室友曠課,樓主幫忙簽到;室友失戀,樓主通宵相陪;室友生病,樓主特意請了假,陪他看醫生、打吊瓶,出時又出力地盡心照顧著。
樓主一直以為,這些是朋友之間應該做的,今天自己對他掏心掏肺,日後他也會這樣對自己。
但現實卻打了樓主的臉。
有一次,樓主重感冒,頭痛難忍,躺在床上起不來。
樓主想請室友幫自己去醫務室買點藥。沒想到室友卻是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他,丟下一句沒空就直接揚長而去。
你看,有些人,總是習慣性地享受你的付出,卻忽略你的感受,說到底,你以為你是他的唯一,他卻把你當之一。
陳銘在《奇葩說》裡,也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的父親是一名員警,于是,家裡經常會有親戚上門,找他父親幫忙。
有要安排工作的,有要解決城裡戶口的,甚至還有讓他父親幫忙介紹物件的。
父親想著都是實在親戚,幫幫忙也是應該的,不曾想,幫了一次後,後面就有了無數次。
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並不是所有的問題,父親都能解決。
當幫不上忙的時候,那些親戚就到處說他們家的壞話,好像完全忘了,曾經獲得的那些好處。
這件事讓父親非常傷心,父親從沒有想過身邊的親戚也會這麼對他。
茅盾說:「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大部分來源都是因為高估了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比如把陌生人當熟人,熟人當朋友,朋友當親人,戀人當愛人,把愛人不當人。」
是啊,這世間,不是誰都會珍惜你的好。
有往無來的社交關係,比比皆是,貪求無厭的人,到處都有。
世事有時候就是如此,有時候讓我們受傷的,不是對方欺騙了我們什麼,而是我們心中的幻想。
我勸你做一個冷淡的人,親疏隨緣
很贊成一句話:「成年人與人交往最好的態度就是,做好自己,然後親疏隨緣。」
因為現實經常會以殘酷的方式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往往不過是一時交情。
太過于高估關係,難免會大失所望。
電視劇《我是真的愛你》中,簫嫣約幾位大學室友見面,簫嫣熱情地和她們談往事,聊現狀,但室友們只是言語潦草敷衍于她,大家怎麼也熱絡不起來。
氣氛尷尬到,讓簫嫣不得不藉口去洗手間,緩解情緒。
可是當她從洗手間回來時,遠遠地就看到她們幾個聊得歡快。
原來不是室友間變得無話可說了,只是她被疏遠了罷了。
曾經以為學生時期感情的純粹度,足以支撐她們的友誼走得很遠很遠,可是畢業才幾年,一切就已物是人非。
人生路上,總會有一個瞬間讓你懂得,你在別人心中的實際位置,永遠比你認為的要低很多。
你以為的念念不忘,也許只是別人的轉身就忘。
別高估你在別人心中的位置,更不要對任何人、任何事期待過高。這樣行走于世間,才能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正如蔡康永說的:「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過于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
人生,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總是有人來,有人遠走。
每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所以啊,和人相處,不必費盡心思去維持關係,做到冷熱有度、順其自然就好。
人生在世,冷淡一點,不刻意去追求某段關係,緣起緣滅,寵辱不驚,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增廣賢文》中講:「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是啊,世界那麼大,蕓蕓眾生中,我們大多不過是一粒微塵。
與人相交保持距離,懂得分寸,別太期待,別太執著,不高估彼此的關係,這才是最好的處世方式。
情深情淺,緣來緣去,隨緣而不求緣,才是成年人應有的生活方式。
往後餘生,願你我都能,不再執著于和任何人的關係,人來人往,聚散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