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雍正帝)初即位,擢鄂爾泰于郎署,不數年至總督。廷玉(張廷玉)已貳禮部,內直稱旨,不數年遂大拜。軍機處初設,職制皆廷玉所定。鄂爾泰稍后,委寄與相埒。庶政修舉,宇內乂安,遂乃受遺命,侑大烝,可謂極心膂股肱之重矣。顧以在政地久,兩家子弟賓客,漸且競權勢、角門戶,高宗(乾隆帝)燭幾摧萌,不使成朋黨之禍,非二臣之幸歟?——趙爾巽
鄂爾泰,西林覺羅氏,字毅庵,滿洲鑲藍旗人。出生鐘鳴鼎食之家,祖父圖彥突官至戶部郎中,父親鄂拜曾任國子祭酒。按照滿洲慣例,滿洲貴族子弟都有義務到皇宮中擔任侍衛,戍衛皇室。鍔爾泰的官場「第一站」也是侍衛,鍔爾泰在侍衛任上兢兢業業,一干就是十多年,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三十六歲的鍔爾泰出任內務府員外郎,雖然級別提升了,但內務府畢竟舞台狹小,鍔爾泰空有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以至于對自己的前途很是迷茫,還說:「看來四十猶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去世,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繼位,是為雍正皇帝,次年改元雍正。雍正對鍔爾泰的能力早有耳聞,雍正初繼位正準備推行新政,也是用人之時。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雍正提拔鍔爾泰為云南鄉試副主考。不久后,又越級提升為江蘇布政使。在地方上,鍔爾泰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業業,工作業績突出,很受雍正賞識。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晉升鍔爾泰為廣西巡撫,不久后,又改授云南巡撫,兼管云南、貴州、廣西三省,成為妥妥的一方大員、封疆大吏。
從雍正元年到雍正三年,鍔爾泰從鄉考試副主考到巡撫,連勝多級,可謂坐火箭式的提拔,真是羨煞旁人也。鍔爾泰所處的云南正是朝廷統治的末端,地方上土司勢力牢固,朝廷早就想在此開展改土歸流運動,以強化中央集權。
雍正派鍔爾泰去,就是為了改土歸流的。鍔爾泰到了云南,也對當地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并相處朝廷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簡言之就是剿撫并用。
雍正接到鍔爾泰的奏疏,正如想睡的時候有人主動送枕頭。 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雍正正式任命鄂爾泰為云貴總督實職,加兵部尚書銜,后又提拔為云南、貴州、廣西三省總督,節制三省清軍,全權負責三省的改土歸流事宜。
鍔爾泰上任后,進一步制定了改流和用兵方略,很快就平定了三省土司叛亂,將三省土司轄區改為朝廷直屬的州縣,強化了中央集權。云南、貴州、廣西三省改土歸流結束后,鍔爾泰又被調往兩湖(湖南、湖北)主持改土歸流事宜,當時湖北容美土司田如不聽朝廷詔令,鄂爾泰親率大軍進剿,悉平之,兩湖土司轄區皆改為朝廷直屬州縣,大清帝國改土歸流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于是,雍正對準最后一個難啃的骨頭,四川寧遠、峨邊、馬邊、雷波等彝族土司區,當地山巒連綿,交通閉塞,朝廷政令形同虛設,土司勢力猖獗。鍔爾泰被調往四川主持改土歸流,不久后,四川的改土歸流事業大功告成。至此,除了遙遠的川邊,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運動全部順利結束大清帝國對大西南的統治達到頂峰,此后大西南也成為華夏堅實的大后方,這都離不開鍔爾泰的貢獻。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同年弘歷繼位,是為乾隆皇帝。乾隆任命鄂爾泰為總理事務大臣,又兼任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職,相當于事實上的宰相。乾隆十年(1745年)病逝,享年六十六歲。乾隆帝親臨喪所致祭,謚號文端,可謂榮寵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