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探秘
編輯|娛探秘
9月8日,由祝希娟、牛犇等知名老戲骨領銜主演的 電影《爸爸的謊言》在福州首映。
據悉, 該電影暫定于10月20日在全國上映。
此消息一出,觀眾就在網上飄起了清一色地 「期待祝希娟老師新作」。
當真是奇了怪了。
近年來 ,「國內賺錢國外花」的例子在內地老戲骨中屢見不鮮。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張鐵林和 斯琴高娃。
任憑他們塑造的角色多麼深入人心、他們對內地影視界做了多大貢獻, 只要一想起他們是外籍人士,國人絕對憤憤不平。
但到了祝希娟這里,觀眾的態度竟一改往常。
明明祝希娟也曾定居美國,并在那里一住就是好多年,可她回國后依舊能被社會各界人士尊稱為「人民藝術家」。
這背后究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說起祝希娟, 大家關于她的記憶也許非常模糊了。
我猜你還會在心里想: 她是不是還沒有斯琴高娃出名?
其實不然。
無論是斯琴高娃、劉曉慶還是李雪健, 都得「老老實實」的尊稱她為前輩。
暑期,隨著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的上映, 世人紛紛開始為老戲骨李雪健的敬業所折服。
即使有鼻咽癌在身, 李雪健也堅持不用配音。
即使戴有助聽器不方便, 李雪健也沒有在拍淋雨戲份的時候用替身。
也正因此, 李雪健在演藝圈才如此德高望重。
轉而, 我們也不免想起與他一樣受人愛戴的祝希娟。
祝希娟江西人士,上海戲劇學院出身,「血脈純正」。
1961年,憑借電影 《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一角,祝希娟一炮而紅。
但這還不是最讓人意外的。
次年,祝希娟完全通過觀眾評選, 獲得了首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彼時就連現代文學巨匠郭沫若也為她親筆題詞。
一時之間, 祝希娟的大名響徹了中國大陸。
然而事實證明, 祝希娟并沒有被短暫的榮譽沖昏了頭腦。
緊接著,祝希娟又主演了無數部振奮人心的經典影視。
譬如《燎原》、《啊!搖籃》和《無影燈下頌銀針》等。
一部部絕后之作,一次次完美塑造,成功讓祝希娟扎根在觀眾心里。
可沒承想,就是這樣一個國民心中的「白月光」 ,竟在日后卻乘著飛機飛到了美國。
祝希娟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那一年,祝希娟58歲。
到了美國后, 她一住就是好多年。
祝希娟此舉,讓當時 不少觀眾認為她要在美國安享晚年。
甚至還有網友大膽猜測, 祝希娟會不會把自己的國籍改了?
就像 「英國張鐵林」和「 瑞士斯琴高娃」那樣。
但抱歉 ,祝希娟讓大家失望了。
現如今祝希娟早已歸國, 還住進了養老院。
可 年事已高的祝希娟卻沒有選擇息影。
網友把兩者結合起來, 怎麼看怎麼像是祝希娟在美國把自己的積蓄用光了,只好回來撈金。
難道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
我想, 得知祝希娟在美國的所作所為后,這些網友一定會羞愧不已。
「她像是一匹奔馳的野馬,也像是一位所向披靡的勇士。」
大家這樣比喻祝希娟。
沒錯,在無盡的人生路上,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 祝希娟從未停止過探索。
1983年,祝希娟闊別了熟悉的大上海, 來到了自己從未涉足過的深圳。
彼時的深圳還遠沒有如今繁華。
但也正是因此 ,祝希娟才選擇了在此地開疆擴土。
為了讓高質量影視全國化,祝希娟毅然決然選擇了親自帶動深圳影視業的發展。
到了深圳后, 祝希娟直接被領導委以重任。
身兼數職后,祝希娟更是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
之后不久, 她還為這座美麗的城市拍攝了紀錄片,從而永久封存它的可愛。
在祝希娟的努力下,深圳電視台的名聲和專業水平開始蒸蒸日上。
然而就在這時, 祝希娟卻「心生不滿」。
看著自己年紀一天天增長,已經馬上要退休了,祝希娟無盡感慨。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已經幫不上什麼忙了,我還能做些什麼?」
可正當祝希娟惆悵時, 她突然眼前一亮。
隨即, 她立馬拉著丈夫說:「走,美國去!」
說去就去,不日祝希娟和丈夫就雙雙踏上了飛機。
不過除了自己的丈夫, 祝希娟還帶上了一干人馬。
為了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名揚四海,為了讓國外人也感嘆華夏兒女的偉大,祝希娟帶著一些同事來到了洛杉磯。
起初, 祝希娟等人只是與美國的影視合作。
但久而久之, 她就徹底定居過去了。
隨后不久,祝希娟就在美國創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美國瓊花影視藝術公司」。
光從這名字我們就能得知, 祝希娟還是當初演《紅色娘子軍》時的她。
她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心, 沒有忘記過自己是中國人。
細看祝希娟的履歷, 你可以輕易得出自她踏入影視圈起就開始了無休止的戰斗。
時光如流水,祝希娟在美國的日子一晃過去了。
因為想念故土, 祝希娟頭也不回地重返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現如今,她依舊在影壇熠熠生輝!
一文讀罷, 我們深感一代人民藝術家祝希娟的人生不易,同時自愧不如。
祝希娟, 時代的勇士,青年演員的領路人。
愿她的新作熱播, 從而被更多人看到。
望她的偉大精神被更多人民群眾了解、學習。
最后, 關于祝希娟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看法?
可以在評論區與小編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