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質量問題頻發,戴爾出貨量腰斬,蘋果離不開中國制造
2023/09/27

首批iPhone質量問題頻發,導致退換貨消費者過多,近期有網友指出蘋果已關閉了退貨通道,只能換貨,這促使蘋果重新思考印度制造是否可行,而中國制造的重要性由此凸顯。

今年蘋果相當激進,首次由中國制造和印度制造同時制造iPhone15,去年的iPhone14可是在上市后一個月,iPhone14的生產流程較為成熟之后才轉由印度制造,過于激進應該是導致這批iPhone15問題頻出的原因。

其實去年的iPhone14即使在富士康已完善了流程的情況下再在印度生產,iPhone14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印度生產的iPhone14良率較低,據稱僅有一半,這讓蘋果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蘋果顯然并未吸取教訓,今年更是在生產流程未完善的情況下就在印度生產iPhone15,由此導致了更多問題。

此前富士康、緯創等在印度生產iPhone就面臨了不少的問題,印度工人文化水平不高而要求多多,甚至因為食堂問題而停工,緯創更曾出現印度工人打砸的問題,最終迫使緯創退出印度市場,緯創的代工業務由此一蹶不振。

另一家美國企業的遭遇更是值得蘋果吸取教訓,戴爾宣稱將舍棄中國制造和中國芯片,結果導致戴爾電腦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腰斬,從第二名跌至第四名,由此也導致戴爾電腦的全球出貨量下跌了22%。

值得注意的是戴爾電腦在中國市場的衰退,最大受益者卻是蘋果,二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同比猛增17%,為眾多PC企業當中增幅最高的,顯示出拋棄了戴爾電腦的消費者有不少都投入了蘋果的懷抱。

如此一增一減更是體現出中國市場和中國制造的重要性。

其實此前戴爾電腦在中國制造的支持下,增長穩健,甚至有業界人士推測今年戴爾電腦將超越惠普而成為全球第二大PC品牌,但是隨著戴爾受挫,戴爾已沒有希望取代惠普了。

對蘋果來說,中國制造和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蘋果有近九成的iPhone在中國制造,而且中國制造還擁有產能彈性,蘋果每年四季度的出貨量比其他季度多出六成,而這季度多出的iPhone需求只能依靠中國制造,印度制造根本無法承受突然增加的產能。

中國市場更已成為iPhone的最大市場,今年二季度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首次超越美國市場,為蘋果帶來最多的收入,如此也就意味著中國市場已決定著iPhone的銷量,這與戴爾僅有三分之一的PC在中國市場銷售不一樣。

如此情況下如果蘋果仍然堅持印度制造的話,或許它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也將會如戴爾那樣突然下跌,這對于蘋果來說將是不可承受之重,事實上這次iPhone質量問題頻發已對蘋果造成影響,蘋果的股價已出現下跌,如果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再跌,那麼庫克或許如去年的iPhone14那樣再次面臨被蘋果董事會要求離職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