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位之后,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何這期間匈奴卻沒有南下中原
2023/09/26

公元前5年,漢朝歷史上發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後來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在河南濟陽出生了。第二件事,則是當時漢朝的大司馬王莽,主動向漢哀帝辭職,然后回家隱居去了。

這兩件事,在漢朝歷史上都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前者標志著東漢歷史的主線劇情,逐漸開始;后者則是標志著王莽開始了自己的權力布局,雖然暫時隱退回家,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王莽這一招其實是在以退為進,為後來自己的改革鋪路。

而第三件事,相對來說,則是比較隱晦。

在這一年十月,北方的烏孫和匈奴,在雙方邊境交接的地方打了一架。然后,匈奴擊敗了烏孫,不但殺了好幾百人,而且還俘虜了一千多人。對于人口本就不多的烏孫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了。

所以在這之后,烏孫只能向匈奴那邊求和,并且派遣質子,去匈奴那邊做人質。

結果,不久之后,這事讓漢朝知道了。

漢朝知道這事之后,頓時不愿意了。雖然這事和漢朝沒啥關系,但是漢朝這邊卻很敏感。在漢朝看來,自己才是大哥,烏孫和匈奴此時都是小弟。兩個小弟打架,竟然敢不和大哥打招呼?而且打完之后,匈奴還敢要質子?

這是什麼意思?匈奴是打算以此來控制烏孫,然后再次跟漢朝較量一下?

于是接下來,漢朝迅速派了使臣,前往烏孫和匈奴進行責問。而當漢朝使者抵達之后,匈奴和烏孫那邊,瞬間就成了乖寶寶。

此后,匈奴不但釋放了烏孫的質子,雙方重新宣布和好。而且後來,匈奴和烏孫還主動提出,要去長安進行朝拜,生怕漢朝誤會自己的意思。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之后,漢朝那邊終于批準了他們的申請。公元前1年,匈奴單于和烏孫大昆彌,先後來到長安,和漢哀帝說明了情況,這才算是徹底了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